信息技术学院部分师资简介
朱巨建:男,博士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教授职称(正高三级),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高校教育教学工作35年。先后主讲多门专业核心课程,指导本科生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硕士研究生。获评校级优秀教师,获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省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主持参与省(部)市及企业委托科研课题30多项,主持的横向科研经费200多万元,发表SCI、EI检索和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申请专利8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获得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2月开始担任领导职务,在学校中层有着二十多年和多岗位工作经验,先后任系主任,图书馆副馆长,学院院长,人事处处长兼组织部副部长,副总会计师兼财务处处长等职务,敬业进取,求真务实,尊重人才,团结同志,有条理,有热情,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较强的组织协调、开拓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评校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多次年度考核优秀。
谭国律,男,三级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享受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全国高等师范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理事,江西省计算机学会理事,主持完成省级课题4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在核心刊物(包括EI、ISTP等)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1部,主编教材两部;获得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获得江西省教学成果三等奖5项。
张继伟,男,副教授,博士,毕业于第二炮兵指挥学院作战指挥专业(博士后,北京大学博士后工作站,软件工程专业),曾任北京奥组委技术部专家,北京听说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在核心期刊、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8篇,参与军队科研项目5项,获军队科技进步成果奖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
徐明泽,男,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博士后、美国埃默里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是基于人工智能的多模态脑影像分析。在Human Brain Mapping等SCI期刊发表多篇文章,参与编写《阿尔茨海默病MRI标准化采集与分析中国脑成像联盟专家共识》。作为专家团队成员参与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中国学龄儿童脑智发育队列研究”,及作为技术骨干参与2021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获得6项国家发明专利。获得2021年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奖。在学校担任专任教师,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设计了一系列实际的项目案例,让学生能够掌握实际应用,具有较强的在就业市场竞争力。
卢菁,男,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工作于腾讯、爱奇艺等知名互联网公司,前腾讯AI内训讲师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研发工作京东热销榜《速通机器学习》和《速通深度学习的数学基础》作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推荐系统等,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潘妍,女,博士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曾多次在SCI、核心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多次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年起在北京知名互联网公司担任高级算法工程师,从事推荐算法和数据分析的工作。在公司的专项项目中,多次担任重要角色。多次获得公司创新项目奖。
刘永建,男,中共党员,数学专业本科学历,硕士学位,三级教授,高级经营师。从事职业教育40年,曾兼职省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省计算机学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常委会委员。
先后荣获市第七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优秀党员、优秀教师、五一劳动奖章、劳动模范,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管理人才、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等称号。
先后讲授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数学基础》、《应用数学》和《经济数学基础》等课程。在高等数学研究、光学学报等多种CN刊物上正式发表数学专业学术论文共13篇(其中核心期刊4篇、EI检索2篇,独著或第一作者7篇),并先后获省、市级优秀论文一、二等奖11项;先后在高等教育等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专业学术著作、国家级教材4部;获省级成果奖9项,其中《高职院校数学类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研究》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2名)、《基于行动导向的网络教学平台研究》获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主持人);特别是参与了我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教育工程项目,并承担了任务书的编制、数据审核、教学实验实训条件等方面的工作。该教育工程项目于2010年7月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项目验收,专家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被评为优秀建设项目一等奖,奖励资金500万元。
汪洋,男,1965年5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教授,电子技术专业技师。1983年8月参加工作,从事职业教育39年。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荣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优秀教师、学院教学名师、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长期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先后担任了《电子技能实训》、《电子工艺技能实训》《电工电子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任机电系主任。多年来,在多家CN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共18篇(其中核心期刊8篇)。主编《电子技能》等教材4部。获省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一项,省级成果奖3项。
王楠,男,博士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讲师职称,硕士生导师,2020年中关村U30优胜者。研究方向在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与遥感探测方面。
先后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级课题,牵头完成了多个省部级/市级科研课题,包括重大专项子课题、北京市教委、企业大数据系统项目,累计经费超过千万元。第一作者出版专著一部,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SCI高水平期刊论文5篇。已授权发明专利4项,申请发明专利6项,以及授权多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负责某创业公司专利大数据产品研发、商用和优化,完成北京高价值专利培育、海高赛等专利分析项目、多个上市公司的专利挖掘与预警项目等,助力公司完成A轮融资。现担任北京高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虚拟现实与仿真、知识图谱等课程主讲教师。
颜清,女,教授,中共党员,湖南宜章人,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与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及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及省教育厅教改项目多项,在相关的专业期刊上发表了教学及科研学术论文三十余篇,是学校精品课程《数据库系统原理》负责人,该课程的立体化教改与实践曾获得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在教学上善于总结经验,责任心强,教学效果好,每个学期均被学生评为“我最喜欢的任课老师”,每学年均被学生评为“学校心目中的好老师”,连续五届被学校评为“课堂教学优秀教师”,并获得“教学十佳”荣誉称号。
熊艰,男,1962年5月生,江西上饶人,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硕士,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精品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负责人。
长期从事计算机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主持完成世界银行10000美元资助课题 1 项、江西省教改研究课题4项,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获江西省优秀课件评比三等奖2项。1998年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课堂教学 CAI模式研究”获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在《中国电化教育》、《计算机应用》、《大学化学》、《计算机与现代化》、《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教材5部。
战学刚:男,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工学博士学位,软件工程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自然语言处理,从事高等教育教学21年。本科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博士均毕业于东北大学,所学专业均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曾先后就职于沈阳航空发动机(航空工业部第606)研究所、鞍山钢铁公司自动化研究所,担任软件工程师工作,在东北大学攻读博士期间,被借调到香港城市大学任助理研究员工作两个学期。2002年进入高校,开始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任职期间,先后主讲过多门本专业本科及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及专业核心课程,指导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英文读写能力强,多年使用英文版教材授课。与东北大学教师联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过多项横向项目,撰写了多篇SCI、EI等科研论文。
自2002年开始担任校网络中心主任、总工程师等职务,负责校网络规划、网络建设与维护等。自2005年起,作为校ACM队主教练,指导学生参与各种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其中包括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亚洲区赛、地区赛、省赛;中国大学生团体天梯赛、省第一届、第二届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蓝桥杯等,分别获得过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胜奖。
迟呈英:女,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工学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自然语言处理,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34年。
先后主讲过多门本专业本科及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及专业核心课程,指导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主持并参与省(部)及多项科研项目,发表SCI、EI检索及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申请多项软件著作权,获批《数据结构》省级精品课程。
自1994年开始担任领导职务,分别担任过教研室主任、主管教学副院长、学院党委书记职务。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党务管理经验。在担任教学副院长(主管教学)期间,获批网络工程、软件工程、动画三个本科专业,获批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二级硕士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支持并参与各种新专业、硕士点、本科评估、实验室评估等工作。主持制定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硕士生培养方案。担任党委书记期间,本人获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所在学院获市优秀党委、校优秀党委称号。曾获多项荣誉称号:省优秀共产党员、宝钢优秀教师、省巾帼创新标兵、市创新创业标兵、校优秀党务工作者、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校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等。
李跃光,男,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曾担任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计算机系副主任,甘肃省藏区非物质文化数字化保护省级重点实验室主任、藏文信息化研究室主任;南昌职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网络教研室主任,大数据专业学科带头人。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8项,发明专利2项。在《Information Science》《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工程与设计》《计算机软件与应用》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50多篇被SCI、EI或ISTP检索,主编教材4部,副主编教材3部。研究兴趣包括智能算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在从事教学过程中,本人先后担任《数据结构》、《JAVA》、《C语言》、《COREIDRAW》、《离散数学》、《软件测试方法》、《软件工程》、《微信小程序开发》等课程的教学任务。2010年和2014年两次获得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2011年参与主讲的课程《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被评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优秀课程”,2012年参与主讲的课程《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被评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精品课程”。2012年-2017年连续获得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标志性科研成果。2022年获得省级“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2023年《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职业院校“标准引领、四位一体、分类指导”的大数据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南昌职业大学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王瑶生,男,武汉理工大学硕士,中共党员,教授,工程师,“高级双师型”教师。
曾任: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教育学刊》学术研究员,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江西省学生电子电脑大赛评判委员会委员等。
现任:信息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监督仲裁员,国家教育部职业教育教学基础专家库成员,江西省信息技术专家,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专家,南昌市科技专家,九江市电子信息产业链专家委员会专家,学校首批“双导师制”指导教师等。
荣获江西省学生电子电脑大赛优秀指导老师、省直机关优秀青年岗位能手、江西省学生电子电脑大赛优秀评委、江西省电子信息产业十佳技术标兵、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等。
参加“首届计算机调试员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为江西省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全国第12名及国家优秀组织奖)。
担任 “全国第二届计算机(微机)调试员职业技能大赛江西省选拔赛”学校指导老师和领队,为学校夺得江西省职业技能大赛最佳组织奖和全省团体总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抗震救灾期间,负责 “北川中学—南昌五中‘心连心’夏令营”联谊活动,为灾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两年后加入“北川中学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先后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有一篇入选《二十一世纪教育思想文献》;专利五项;软件著作权一项。
主要参与完成国家团体标准制定(横向课题)一项;主持四项省部级课题(其中省部级重点课题三项,省部级一般课题一项);主要参与完成省部级青年项目课题一项;参与完成校党建课题一项;主持完成校级重点课题一项。
编著有关计算机方面的教材(含实验指导书)四本;专著一部;作为副主编编写计算机类教材两本;参与江西省计算机用户协会主持编写的数字经济系列学习资料(基础知识学习辅导资料共18册)编写工作,均担任编委会副主任;参与江西省计算机用户协会主持编写的《2021-2022年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担任编委会副主任。
章胜江,男,汉族,中共党员,1977年10月出生,安徽池州人,硕士研究生,软件设计师,教授,高级“双师型”教师,毕业于厦门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现任南昌职业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正处级),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办公室副主任,机关第三支部副书记,南昌职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南昌职业大学教学科研论坛编委会委员。
2016年、2017年、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裁判员,江西省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专家库专家,江西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诊改专家组成员,江西省电子信息行业专家库专家,江西省第四届教育督导评估专家,江西省教育评价改革指导委员会委员。获江西省级教育成果奖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获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信息技术知识(专业类)专科组二等奖2项、本科组一等奖1项。
先后主持完成省级以上教学改革研究课题6项,作为主要负责人完成省级以上项目7项。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7篇。主编教材5部,副主编教材3部。实用新型专利2项。曾荣获江西省优秀共产党员、南昌职业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等称号。
王淑华:女,中共党员,豫章教授,高级双师型教师,河北承德人,云南大学软件学院毕业,硕士学位,200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信息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主持省级课题3项、参与8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新型专利3项,软著6项,指导学生参加省级跨境电子商务大赛、信息技术知识大赛并获奖,教学工作中被评为“优秀教师”。主要担任《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运营》《电子商务案例分析》《SEO》等课程的教学。并在社会企业中兼任运营顾问,具有企业的实际运营能力,能将真实企业的运营实践迁入课堂。
熊鹏荣,男,副教授,1982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专业,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获得省级上奖励3项,长期担任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学任务。
余辉晴,男,1962年生,江西九江人,南昌职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副教授,特种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曾被评为宁波市高校系统优秀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从教三十余年,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参与了市级科研项目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研究,完成了校级重点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建设,主编了《模拟电子技术教程》。
主讲过高等数学、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信号与系统、电子电工学、电气控制等近20门课程。
完成了高教研究课题相关内容的研究,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教育部评估专家的充分肯定,获得了学生很高评价,2018年获教学质量优秀奖。
主编的《模拟电子技术教程》荣获全国电子信息类优秀教材。参与的“应用型本科电气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获宁波市第十一届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魏细仁,男,1961年生,中共党员,1982年0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理学学士,2008年08月获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程硕士学位。高校从教41年,先后承担巜大学化学》、巜材料化学》、《纳米材料与技术》和巜高等数学》教学工作。1998年07月获副高职称,现为电子材料类副高五级,现任软件教研室教师。
侯新星:男,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企业项目经历。作为高级工程师兼项目总负责人,完成省部级信息系统项目金额超过5000万,其中2个信息系统作为示范项目;作为教师,先后完成多门专业核心课程,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主持参与省级课题4项,校级课题2项,发表EI检索等论文多篇。
刘文林:男,汉族,中共党员,陕西省旬阳市人,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从教以来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个人、先进标兵、优秀教师、教学育人示范岗等,现任信息技术学院专任教师兼教研室主任。
教研中,主持省级课题1项,参与省级课题4项(含主持人排名前3);发表论文8篇;专利2项(含发明专利1项);主编教材2部(含上机实训指导书1部),副主编教材2部。目前主要担任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应用与开发,指导本科生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论文)等软件专业课程的教学和教学服务。
刘萍,女,中共党员,校聘副教授,软件设计师,双师型教师。
参与完成省级以上教学改革研究课题3项,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8篇,参与编写教材3部,论著1部。
主要从事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秉承“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理念,积极带领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的各类比赛,分别获得"蓝桥杯"大赛江西赛区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三等奖,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信息技术知识赛一、二、三等奖,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程序设计赛二等奖,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挑战赛三等奖,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跨境电子商务团体赛二等奖,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工作期间,先后被学校评为“优秀青年教师”、“优秀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
陈新,男,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任信息技术学院专任教师。
2017年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认证;2018年参加教师资格培训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认证;2020年参加培训机构线上线下教学软件研发和教学社会实践;2022年参加培训获得(1+X)Web前端开发高级师资认证。
教学方面,先后在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方向任教。先后担任《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网络设备管理与配置》《Oracle数据库应用》《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基础及应用》《网络服务器技术》《网络存储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协议与分析》《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网络新技术专题》《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UML和设计模式》《UML课程设计》《HTML与JS基础》《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Java程序设计》《Python高级程序设计》《算法优化与设计》等课程的教学和教学服务工作。
科研方面,主持并参与省级课题4项、主持校级课题2项;发表核心和国家期刊学术论文十余篇;指导学生主持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项;指导多位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写作;指导多支大学生队伍参加”互联网+”竞赛;多次担任班主任。
史继峰,男,1979年2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高校讲师,双师型教师,现任南昌职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院长助理,教师党支部副书记。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与技术研究,主持参与相关科研项目十余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申报专利并获授权2项;参编书目3部,论著1部。华为ICT学院讲师,华为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讲师、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讲师、山东大学访问学者、曾获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振兴杯”人工智能应用优秀指导教师、“蓝桥杯”优秀指导教师、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安全精英赛优秀指导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先进个人等荣誉证书。
练勋浩,男,江西宜春人,江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讲师,现任网络专业教研室主任。2003年到清华大学进修计算机网络,2005年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修计算机系统维护,先后考取高级信息化网络工程师证、高级计算机调试员技能证、参编计算机基础教材两部,发表计算机信息安全论文1篇。获取微软公司中国代理授权计算机系统管理合格证,我的格言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生的进步是我的心愿。
王波,男,中共党员,四川中江人, 2011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管理学学士;2021年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讲师,两次参加由江西省师资中心组织的“高校教学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学习;独立发表论文2篇;参与教材编写1本;参与省重点课题1项,名次第三;历年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竞赛,被江西省教育厅评为“优秀指导老师”;2016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现任南昌职业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
向威义:男,中共党员,四川省宣汉人,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学历,讲师。主授课程《管理学》《营销学》;发表学术论文6篇;参与省级课题2项。先后被评为:校级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优秀辅导员,优秀团干,优秀共产党员,征兵工作先进个人,师德师风先进个人。2018年指导学生参加信息技术知识大赛,荣获全省二等奖;2021年指导学生参加“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分别荣获全国二等奖、全国三等奖,江西省一等奖、江西省三等奖。
同时还担任信息技术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兼组织委员)、学院团委书记。
王剑飞:男,中共党员,河南原阳县人, 2019年7月毕业于南昌航空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高校讲师;主授课程《管理学》、《营销学》;现任信息技术学院电子商务本科班及信息安全管理与信息安全管理(校企班)辅导员。
董雪,女,中共党员,江苏徐州人,毕业于云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学历,讲师,现任信息技术学院辅导员。发表论文6篇,获得实用新型授权专利1项。先后被学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辅导员”、“先进工作者”、“辅导员培训班优秀学员”等。
侯贺龙,男,中共党员,黑龙江大庆人。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学历,讲师,201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信息技术学院辅导员。发表论文3篇,2019-2022年先后两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被评为优秀辅导员。2022年指导学生参加第五届全国职业院校跨境电商技能大赛荣获优秀指导老师;2022年指导学生参加第五届全国职业院校跨境电商技能大赛荣获两个一等奖;2022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春季赛)本科组荣获指导老师二等奖。
南昌职业大学 版权所有 赣ICP备15004836号-1